“这个小姑娘怎么了?”“喝酒了?”“吸毒了?”
“不是不是!我们要找精神科医生!”
上周一晚上9点多,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室门口的缓坡上,一位穿着黑色超短裙、玫红色高跟鞋的女子趴在地上,双手乱舞,一头长发遮着眼睛,在地上扫来扫去。
她边上,身上透着一股酒气的一男一女,使劲拉着她。女子突然大叫,“有人要绑架我!你们是谁?!”
医生护士上前,合力把这名女子扶上推车,送进了急诊室。
不是喝酒不是吸毒
而是吸了一种“医院里用的东西”
把女子固定在急诊室留观的病床上,医生过来了解病情。
女子摇晃着脑袋,一会儿大叫一会儿大笑,根本不能说话。
医生转向陪她一起来的这一男一女。
男子瘫坐在椅子上,“她好像发疯了,总是说有人要害她,我们抓都抓不住,是不是精神病发作了?她以前很正常的……”
另一名女子低头不语,指甲涂得鲜红,同样也是超短裙。
医生问他们之前做过什么,男子支支吾吾着说,就是在一起唱歌,很多人,大家蛮开心的。
“到底做过什么?这么兴奋,不会是吸毒了吧?”医生追问。
“‘嗨气球’不是毒品吧?我们在成都玩过,这里我们听朋友说才刚有的。我们就试试。她‘嗨’得比较多。”男子说。
“嗨气球”是什么?
医生护士都不知道,男子索性拿出手机,上网搜索给大家看,“‘嗨气球’就是吸笑气,不是毒品,你们医院里也有的。”
男子说他是这两个女子的朋友,在杭州经常一起玩。
“今天,她特别不开心,‘嗨’了七八支,我们都叫她小心点。她自己说不要紧,就是玩,反正以前也玩。这东西一吸就上,力道马上过去,大概一支也就两三分钟。她连着吸了好几支,我们管自己玩,KTV里谁管得住谁啊。”
医生问男子,“你自己吸了没有?”
“我玩了呀,大家都玩了啊,反正又不是毒品。她也吸了。”男子指指低头不说话的那位女子。
医生为病床上的女子登记病史,男子说,“大概25岁吧,安徽人,姓章。以前有没有疾病,不知道。她总是说有人要杀她,要绑架她,你们看她是不是精神病?”
急诊室叫来了精神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
“这不是精神病,是过量使用笑气后的副作用。”从手术室出来的麻醉科医生说,建议吸氧治疗,过两三个小时再看情况。
女子戴上氧气面罩,逐渐平静下来,不再大声喊叫,眼珠也恢复了力气,慢慢地转来转去,最后,睡着了。边上的一男一女,医生也建议他们吸氧,他们摆摆手,说自己没事。
过了3个小时,凌晨一点多,女子醒过来,镇定多了,推推靠在病床上睡着的男子和女子,3个人一起出了医院。
笑气过量吸入
会导致窒息、严重缺氧而死
第二天,出诊的医师把病例报告给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副主任胡双飞教授看。
“这个小姑娘真是不知轻重,‘笑气’名字听听蛮有意思,吸得太多,是会致命的。”胡教授说,笑气其实只是一个绰号,学名叫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稍有甜味的气体。二十多年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笑气,1772年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发现。1798年,普利斯特里的雇员戴维在无意中吸了这种气体后,不由自主地大声发笑并手舞足蹈,所以叫做“笑气”。
1844年,美国牙科医生韦尔斯吸入笑气后让助手给他拔牙,牙拔下了却并不感到疼痛。从此,笑气作为麻醉剂进入医院。
在手术麻醉时,笑气被用在全身麻醉中,人体吸入“笑气”后,进入肺内吸收,此时由于肺泡内的浓度高于血液,因此肺泡会与肺部表面的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笑气”从而进入血液,随后血液中的“笑气”会输送到身体各部位,从而进入大脑,达到让人放松的作用——主要是镇痛,其次是镇静。
小编也在微博上找到了网友们的“使用记录”:
“但是,医学麻醉明确规定,笑气必须搭配氧气混合使用,且麻醉师需密切检测,因为使用“笑气”最主要的风险就是缺氧,若不搭配氧气,或麻醉过程中没控制好,笑气浓度过高而氧气浓度过低,就会引起缺氧。”胡双飞教授说,如果缺氧,轻者可致昏迷,重者丧命。
“目前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昨天晚上吸入多少‘笑气’、纯度有多少,但她已经发生幻觉幻听的现象,说明她已超量,如果有隐匿性心脏病,可能当场就会发作。如果长期超量使用,会发生骨髓抑制甚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毒。”
3月27日至4月2日是“中国麻醉周”,胡双飞教授说,“吸入笑气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麻醉形式,目前,在牙科医院拔牙、基层医院产妇分娩时还会用到,它属于一种全身麻醉的麻醉形式。笑气在三甲医院,像我们医院,很少用到了,临床中有更安全更有效的麻醉方式。”
年轻人吸笑气来娱乐
已有人因吸过量丢命
在网络上搜索“笑气”,发现近十年已有媒体报道:因不当吸食笑气,已有数十人死亡。
2006年至2012年,仅英国就报道有17人因过量吸入笑气而死亡。这17人中,绝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2015年7月,英国17岁少年参加派对,在回家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死亡。在他昏厥的地方,警方发现了装有笑气的小盒子。
去年,福州一名25岁的小伙,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吸食了两个多月的笑气后,双脚无法动弹,被送回福州后还一度昏迷。经抢救,虽已脱离生命危险,但神经系统的损害并未完全恢复。
去年5月,成都《华西都市报》报道——
在成都酒吧聚集的某写字楼里,过道上、电梯口,有近30人摆地摊卖“气球”。10元一个小气球、20元一个大气球。买主买了之后,三三两两就地坐在过道和楼梯间吸食,追求“上头”的快感,楼道里吸气球的嘶嘶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一氧化二氮的味道。
杭州吸笑气的人多吗?去年12月,浙江卫视有则新闻报道(采访是在“非正常拍摄”情况下完成的)——
杭州某知名酒吧,不少卡座的桌子上,摆着一只顶部有长长吸管的黑色容器。不时有人拿起容器,把嘴凑到吸管上猛吸。
吸完后,一名男子浮现出兴奋的表情。整个酒吧,类似的容器起码有三四个,而吸食者对旁人不避讳吸食的全过程,容器也是公开摆在桌子上。
据吸食者说,吸完笑气会让人感到放松、快乐,甚至在两三分钟内会产生幻觉,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都和现实不一样。还会不由自主地大笑,甚至跳舞、唱歌。
“吸一小口,感觉马上来了,但是马上又没有了,所以,很多人会不停地吸。吸得多了,会头痛,还有人小便失禁。”
除了从容器里吸笑气,还有些是把笑气灌进气球里吸。一个小气球,拇指食指捏住,想吸的时候吸一口,像吸烟一样。这也就是所谓的“嗨气球”。
记者身边有朋友也知道“嗨气球”这回事。一位做广告策划的朋友说,他曾经在一家KTV碰到过,“我迟到了,走错包厢,一推门进去,两三个年轻人在吹气球,当时,我就在想,晚上在KTV玩气球,太奇怪了吧?”
笑气是一种医用药品
不可随意使用
以往的报道说,网站上能买到笑气。
昨天,我们在购物网站输入“笑气”两字,找到45页相关结果。搜索结果包括“笑气弹”、“笑气奶油枪”、“笑气发泡器”等。
店家介绍的是用来做蛋糕的发泡器,配有发泡器和笑气弹,并有店家明确表明,笑气不可用于吸食。
在网友的评论里,却有这样的对话:“要气球干吗?”“当然是用来吸啊。”
过量吸笑气会致人死亡,吸笑气、卖笑气是否违规、违法?
昨天,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目前笑气还没被列入新型毒品目录,也不在公安部公布的麻醉药片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
“笑气是一种医用药品,不可以随意使用。”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胡双飞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就算在医院做手术,麻醉也有风险,吸入笑气之前要排除是否有心脏病。如果有,吸入笑气可以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在手术中就有生命危险。更不要说,是在医院外随意使用笑气。”
“再跟大家强调,随意吸食笑气会有头痛、失禁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昏迷、神经损伤、中风、癫痫和慢性抑郁症,最严重的会因窒息,造成严重缺氧而当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