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大华集团以5.22亿元的价格竞得烟台两宗地块。12月18日,大华集团击败了中国金茂(HK.00817)、中国建筑、中骏(HK.01966)等房企,最终以30.6亿元竞得上海普陀区石泉社区地块,新增土地面积超51万平方米。
若把时间轴拉长至一个月,大华集团已在武汉、南京、上海、徐州等多个城市落子,斥资超过百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大华集团或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所以想通过大量拿地来提升规模话语权;但同时亦有专家表示忧虑,目前政策端对房地产行业并不友好,且房地产高速增长时期已成为过去时。大华集团逆势扩张,风险不小。
掉队的大华集团逆势加仓
大华集团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沪系房企。与老乡绿地控股(SH.600606)相比,大华集团的知名度似乎并不高。
公开资料显示,大华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集地产投资、建设、物业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其前身是上海市宝山区住宅开发总公司大场分公司,1998年正式转制为大华集团有限公司。
虽然成立时间较早,但由于大华集团长期把目光聚焦在旧改领域,其规模始终处于房企的二三梯队。据第三方数据机构显示,2020年前11月,大华集团销售额355.3亿元,位居榜单的第68位。
不过,随着旧改资源的减少及不确定性,大华集团不得不加快了外拓的力度。进入年底,大华集团的拿地动作可谓“疯狂”。仅12月18日当天,大华集团便一口气连夺上海、南京、徐州的三宗地块,耗资近70亿元,一时间引发市场侧目。
这其中,位于上海普陀区的商住地块最受关注。据悉,普陀石泉六村地块位于上海市中内环之间,大华集团经过了102轮的角逐后,最终击败了中骏、中国建筑、金茂等实力强劲的开发商,以30.6亿元总价、17.56%将地块收入囊中。
据悉,这是大华集团自2002年拿下普陀区棚户改造地块后,又一次通过公开拿地的方式进军上海市中心。不过,据出让文件显示,该地块出让面积约25.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不大于60%,商业建筑面积不小于40%。分析人士称,大华集团商业操盘能力一般,地块商业部分或成为其“烫手山芋”,不排除公司寻找新的合作者。
除了在大本营上海之外,大华集团还将目光伸向了南京、武汉、南通,甚至山东的烟台。12月18日,大华以33.4亿元竞得南京G103号地块,楼面价8905元/平方米,溢价率20.14%。11月26日,大华集团以26.1亿元摘得武汉市洪山区一宗商住用地;11月24日,大华集团10亿元夺江苏南通宅地,溢价率约102%。
在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看来,“一旦头部企业介入城中村旧改项目,大华集团在上海的生存空间可能会被慢慢拆解,往外拓展、增加些业务量是必须的。”
然而,进入2020年以来,先是疫情给房企回款带来冲击;继而“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给高杠杆扩张的房企当头一棒。选择在如今的时机对外扩张?大华集团做好准备了吗?
债务压力增大,但仍处可控空间
企业大手笔拿地的动作,很快得到了市场的关注。大华集团的资金来源有哪些?公司经营情况、负债情况如何?
据其债券募资说明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大华集团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45.41%,净负债率为85.64%,现金短债比约3.6,基本避开了“三道红线”的约束。分析人士称,这也是大华集团敢于积极扩张的底气和资本。
大华集团管理层曾对媒体表示,公司资金还是比较多元化的,自有资金是主要的一部分。
得益于企业较好的财务杠杆管控水平,大华集团似乎在资金端的压力不大。2020年上半年,大华集团借款总额 460.25 亿元,其中短期有息借款3.1亿元,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余额35.62亿元,长期负债356.73亿元,现金短债比3.6!
不过,由于公司近三年来开始积极走出上海,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其负债情况亦不如以往。2017年-2019年末及2020年6月末,大华集团资产负债率为 68.55%、70.29%、74.84%和73.67%。同期,大华集团借款总额分别为:208.16 亿元、300.76 亿元及414.52 亿元、460.25 亿元。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而今房地产行业面临着整体增速放缓的现状,部分头部房企甚至出现销售额下滑。为此,房企不得不通过线上营销、加强渠道建设等创新措施来保障现金流和盈利水平。大华集团近期频频落子拿地,一旦布局城市去化不佳或不及预期,大华集团或亦将面临现金流端的压力。
截至目前,大华集团已布局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西南区域及粤港澳大湾区,进入20多座重点城市。
昔日掉队的大华集团,而今正通过加速拿地来展示自己的存在。接下来,大华集团是否能如愿以偿,在房企规模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