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喜欢耳环,戴上后瞬间能让人变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陌上桑》里,“耳中明月珠”的罗敷让男人为之倾倒;唐代罗隐在《杂咏》诗里描写游春女子“金环耳际摇”;《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是“耳著明月珰”。耳环小巧玲珑,精致娇丽,彰显着女性的妩媚温柔。过去女人出嫁必备“三金”,其中就有金耳环。
耳环又称耳坠,最初叫珰,系耳饰,是古代女子常戴在耳朵的饰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东汉刘熙《释名》中说穿耳施珠为珰,兴于蛮夷,盛于华夏。关于佩戴耳环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耳环的出现,是人们对美的追求所产生的;另一种说法是,耳环最初是用于治病,对此,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位患眼病的姑娘,双目失明了。后来,一位名医用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银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她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到今,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耳环的材质一般以金属、金属与珠宝玉石组合为主,在现今还有用塑料、玻璃制成的。其款式多种多样,有环状的,有花卉形的,有垂吊式的,有链条款的,还有水滴状的。或小巧玲珑,或雍容华贵,或别致新颖,或端庄华丽。女人们戴上精美的耳环,方寸耳间立即大放光彩,让人赏心悦目。
笔者收藏有一对明代的葫芦金耳环,系纯金打造,器型优雅,金光灿灿,玲珑别致。葫芦上小下大,高6.4厘米,最宽处2.8厘米,重22克(一对)。耳环主体用金片锤揲,再錾刻出铜钱形空心束腰的葫芦形,铜钱表面有用虚线连成的卷曲纹。葫芦顶部和尾部各焊接一朵八瓣花形金片,顶部花形金片连着穿戴用的细长弯钩,尾部花形金片上连着一细圆环。整器包浆浓厚,皮壳老道,凹凸有致,纹饰清新自然、錾刻技艺高超,显得精美雅致,富贵大气。其制作工艺采用锤揲、錾刻、剪片、弯片、焊接、锉磨、抛光等。
葫芦是一种很古老的蔓生植物,除实用功效外,因其形状似“吉”字,故而常被寓以“吉祥”之意;葫芦谐音“福禄”,亦常用于祈福;葫芦藤蔓绵延饱满多籽,又象征着子孙众多。明代匠人把葫芦的样式应用于金耳环制作中,其寓意不言而喻。闲暇时品赏这对葫芦金耳环,不但能感受到明代细金工艺的精湛,也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女性耳畔的一抹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