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梨园,怎知精彩如许?
上周末,上海京剧院老生演员傅希如在京剧传习馆做客“梧桐·名家汇”时披露,在即将到来的9月1日开学日,他将走进虹口区海南中学,给孩子们带去开学第一课。
■傅希如和主持人夏磊在“梧桐·名家汇”
他说,“这个在教育历史上也是蛮少见,把京剧作为开学第一课,我觉得责任很重大。”
京剧的推广应该主动出击
今年央视春晚,傅希如以一段虎虎生威的《智取威虎山》片段,让大家记住了这位第六代杨子荣。
■傅希如
事实上,傅希如不光是在舞台上呈现了很多精彩角色,而且对京剧普及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普及教育也做了很多工作。
他说,“以往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我们都做了大量不同层次的课件和普及的讲座,效果都非常好。”
9月1日,傅希如将在虹口区海南中学做开学第一课,做京剧的普及讲座。讲座的主题就是“不进梨园,怎知精彩如许”。
他说,可能现在大家缺的是机会,“你不靠近你不知道它有这么大魅力,很多人认为京剧深奥、难懂、晦涩、古老,离我们很远,结果一接触发现不是那样的。通过一场讲座,一场‘梧桐·名家汇’,让很多人喜欢上京剧,走到剧场,这就是我们做的对文化事业的最大贡献。”
■青年演员表演传统京剧经典唱腔
“京剧的推广应该主动出击。”他认为,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作为一名京剧演员,一定要尽可能让大家都能接触到京剧,“你接触了不喜欢也可以,但是因为没有接触到而失去了跟京剧结缘的机会就挺可惜的。”
傅希如借助歌手刘欢的一句话表达对京剧的信心:京剧是在另一个时代就已经成为经典的剧种,它不会因为有更多人喜欢而变得流行,也不会因为缺少人关注而没落,它已成为永恒。
■邀请观众上台体验戏服
现场,傅希如携上海京剧院一众青年演员,不仅为观众带来多段传统京剧经典唱腔,还邀请观众上台体验戏服变装,领略传统国粹之美和国粹之潮。
从“悲惨”琴童到文武老生
戏迷评价傅希如,通常都用八个字——“能文能武,能拉能唱”,殊不知这背后的迂回曲折。
在“梧桐·名家汇”上,80后的傅希如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艺术道路。
■傅希如
“一盒火柴,半集动画,两处伤病,三份通知书。”傅希如用17个字概括了自己的从艺经历。
他的父亲是山东京剧团一位专业琴师,一次吃饭时他用两根筷子模仿父亲拉琴的样子,父亲误以为他喜欢京胡艺术便开始培养。
学习的过程对一个孩童而言无疑是困难枯燥的。“小时候练琴,拉琴量就是一盒火柴的根数,拿一根拉一遍,直到40根全部拿出,之后还要再一根根放回去。”每天放学后,拉琴时间从六点一刻开始,六点半才结束的动画片,傅希如从来都只能看一半,另一半则靠想象。
“三份通知书”指的是他当初收到了北京、上海、山东三所戏校的录取通知书。北京和山东的录取专业都是京胡,上海是表演。因为爱吃上海甜糯的麻球,也喜欢成龙、李连杰等塑造的硬汉,“我以为做演员就能演这样的角色,所以就选择来上海做演员。”
■《审头刺汤》傅希如饰陆炳
当年,傅希如是以总分第一进入上海戏校,分到了老生第一组,和王珮瑜是同学。没想到,入学一年,他就开始“倒仓”,即戏曲演员经历变声期,傅希如一“倒”就是15年。
倒仓期的傅希如相信,虽然老生的门关上了,但人生会开出一扇新的窗,于是,他便转去学习武生。
■《野猪林》傅希如饰 林冲
刚开始,他的腿抬到40度角就不行了。傅希如回忆道:“我用了一年时间,从最后一个站到了第一个。这还要感谢金庸,我那时候一边压腿、劈叉,一边看金庸的书,沉迷得忘记了疼痛,书看完了,腿也练成了。”
老师朱福侠看傅希如是个可塑之才,就给他加小灶。高强度的练习,让16岁的傅希如出现韧带松弛、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时任上海戏校校长王梦云为他请来医生,“当时医生说不能再从事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我又要改行,我的另一扇门也被关上了”。
满世界寻医未果,傅希如只能自己看书研究病理,最后学习用肌肉生长改变神经压迫的位置,减轻症状,和病痛和平相处。
■《七侠五义》傅希如饰 白玉堂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38岁的傅希如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
今年2月,他登上央视春晚,演出《智取威虎山》片段,让观众记住了这位第六代“杨子荣”。
■《智取威虎山》傅希如 饰 杨子荣
在舞台之外,傅希如自认是一个紧跟潮流的人,爱看电影、爱听说唱,在抖音上发布作品时,他会用说唱来一段《白虎节堂》的念白,也会用京腔PK邓紫棋的35秒不换气。
他巧妙地将京剧唱词融入现代搞笑元素,结合热点与时尚的同时,也兼具一个京剧演员的专业性。他期待用诸多尝试让更多人走近京剧、爱上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