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排球前面加个气字
就吸引了全省50万人参与?
与室内排球相比,气排球从诞生到普及速度快得惊人。
没有室内排球在奥运赛场的荣光,也没有室内排球那些明星大咖推广。但气排球最大的特点是接地气,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门槛低到几乎没什么参与年龄限制。没有专门的场地,就借羽毛球场地、篮球场地开展,甚至小区里的空地画条线、架张网也能玩起来。短短二三十年间从无到有,走出了和室内排球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需要会扣球
甚至不让你双脚离地
2015年开始,金华磐安冷水镇小章村因为气排球走红。
浙江省气排球协会会长沈达军提供了几个数据——全省每年省级比赛有15项,县市级组织的比赛有350项,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数在50万左右。
运动适量、老少咸宜是气排球最大的特点,很多人选择它作为健身运动,老百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赛事活动也越来越多。
“我们浙江首创了迷你气排球,得到了全国老年体育健身大会创新奖。它和一般气排球最大的不同是,比赛中双脚不能离地,包括拦网也不能双脚离地。”浙江省气排球协会会长沈达军最近正在忙着组织赛事,谈到气排球在浙江的快速发展,他认为和参与门槛有关。
气排球参与门槛已经很低了,浙江省首创的迷你气排球则是气排球的简化版——除了双脚不能离地外,场地也缩小到5米乘5米,根据参赛年龄的不同,参赛人数也有变化:68-75岁年龄段,场上双方队员4打4,60-68岁年龄段,场上双方队员3打3。
总之随着年龄不断增加,活动强度也相应降低,这些变化调整紧紧扣住让更多人参与的原则,让老百姓动起来“强身健体”,比赛谁得第一已经是次要的了。
“排球发球得分了,一直都是这个队员发球。气排球不一样,发球后即便己方赢了,也要换下一个队员发球,一直这样轮换。”杭州市阳光气排球馆负责人程鹏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解释说,气排球这个规则就是强调每个人都要参与,让场上每个人都有锻炼机会。
从40岁开始到现在,程鹏已经打了十七八年的气排球,如今他在城北经营着一家名为“阳光气排球馆”的球馆。
“感觉打气排球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单位组织的比赛越来越多。”程鹏介绍说,现在球馆经常承接企事业单位气排球活动,特别是平时的训练。遇到参赛人员比较多的单位训练的日子,阳光气排球馆所有4块场地都要留出来。浙江大学队、省煤炭地质局队(参加行业比赛)、杭州市城投队(参加市运会)、杭州市农业银行队、中国银行队等等,这些都是阳光气排球馆的主要客户。
另外要接待的是平时参加气排球锻炼的散客,每周三次留出场地,活动都在一个有200多名气排球爱好者的群里接龙。其他时候场地空了,就改成篮球场地营业,补贴运营费用。
“接龙来的爱好者,每次活动两三个小时,每次每人15块。”程鹏说,这些都是打球的朋友,在他们身上不赚钱。
什么资源都没有的小山村
靠气排球成了网红村
小章村所在的磐安县冷水镇原本定位为工业乡镇,后来萌生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念头。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冷水镇在专家指点下探索“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他们选中的体育项目是“气排球”。
投资220万元,利用村里闲置的原木材加工厂厂房改造成一座内部有六片场地的气排球馆。气排球馆建成后,2015年小章村承办了全国首届快乐气排球交流活动。一度担心能不能保本的小章村村民惊喜地发现,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和地区的109支老年球队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开幕当天加上参赛队员,小章村来了一万多气排球爱好者,山沟沟里从没那么热闹过。
“你家15间房,住了30名运动员,每人每天吃住80元,5天下来你家收入就有12000元了。一年要有四五次这样的活动,你家全年的收入就有了保障。”当时的冷水镇党委书记陈辉给村民陶春晖算起了经济账。
2016年,浙江省第十届“大成杯”门球邀请赛落地小章村。此后小章村相继承办各类赛事活动20余场,创办农家乐19家……到了2019年,全年共承办各类赛事活动83场,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0万元,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快速发展。
每次气排球赛事和随之而来的气排球爱好者,让小章村成了全国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小章村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全省50万气排球参与者的大背景。